新闻资讯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临床应用壁垒 中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2025-06-17 20:19:00   

  2025年被视为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关键转折点。随着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机构相继公布临床试验成果,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侵入式脑机接口核心技术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年内突破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技术突破:柔性电极与中文解码领跑全球

  微创革命:复旦大学团队研发的柔性电极直径仅1毫米,植入创伤面积缩小90%,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恢复基础运动功能。

  精准控制:首例侵入式临床试验受试者通过意念操控电子设备,2-3周训练后实现下象棋、玩赛车游戏,控制精度接近正常人水平。

  语言重建:"北脑一号"系统对中文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渐冻症患者已能通过该系统重建交流能力。

脑机接口

  产业化进程:医疗康复场景率先落地

  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5款以上产品完成临床试验。目前,"北脑一号"等设备已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实现意念操控机械臂,脑卒中患者康复周期缩短50%。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仅上半年国内融资额达32亿元。

  伦理挑战:科技向善成共识

  业界提出"修复优先,增强审慎"原则,国家药监局已发布脑电数据集质量标准,防范神经数据泄露等风险。专家指出,技术发展需平衡创新与伦理,避免加剧社会不平等。随着《"十四五"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专项持续推进,脑机接口或将在2030年前实现消费级应用,真正开启"人机共生"新纪元。

  • 关键词:
  • 脑机接口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客户案例

加工样品

加工样品